試車報導 - CarStuff 人車事
Lexus ES 身為家族中第二資深的產品,將近 30 年來一直是整個品牌的枝幹,即使面臨 SUV 車型浪潮的襲擊下,ES 依舊能穩穩地賣出房車系列的第一名,遠比 IS、GS 來的好,其魅力可見一班。第七代車型在今年四月北京車展首發之後,其披上新世代設計語彙的狂妄造型、精緻的內裝都完全顛覆過去ES給人的乖乖牌形象,當然這也是因為考量到新一代 ES 將扛起承接 GS 車型市場所做的變化。而全新的 GA-K 平台原廠更強調是「史上最強前驅平台」,到底 ES 能不能成為「動靜皆出色」的中大型豪華房車呢? 
在小型 SUV 車款級距呈現爆炸性的成長之下,各家車廠都開始陸續進駐這個紅海市場,希望能夠分一杯羹。而這當中無論是平價車廠或是高級車廠都紛紛拿出自己的絕活,推出能夠「投射」自家品牌形象的小型 SUV。 Volvo 算是較晚進入的車廠,但自第二代 XC90 開始, Volvo 開始進入到全面換血的階段,在 90 車系或是 60 車系都獲得市場上的一片讚譽之後,終於輪到入門 40 車系開始更新,XC40 就是其第一號作品,象徵著 Volvo 將以更多時尚與個性化的設計,以及全新模組化平台 CMF 來重塑年輕消費者的想法!
還記得第一次接觸混入BMW血統後的第一代R53 Cooper S,那種為了操控對舒適完全不妥協的調性,雖然過癮,但相信當初應該有很多車主同樣也「不妥協」地與家人鬧了些小革命。然而來到了第三代Mini,隨著車身尺碼的逐代調大,舒適性也愈益增多。還好的是!對於Go-kart般靈活操控的要求同樣沒有改變。
去年台灣Suzuki有Baleno、Ignis、SX4以及Swift 1.0四款新車型,讓2017年的銷售業績突破了一萬台,甚至還曾經有單月成績贏過Volkswagen。雖然今年僅會有Swift Sport單一車款推出,但絕對會是個「Go Unique」夠特別的重砲車款,也相信已經有不少準車主們迫不及待了!
前些日子台灣福斯假和平籃球場舉辦了「福斯品牌之夜」,睽違3年再度舉辦如此大型的活動,並陸續公佈了年度重點新車已及未來展望,但重點則是放在提高安全層級,將MSB 模組化安全駕駛系統列為全車系標準配備,以對應消費者需求,並且兌現品牌的安全承諾,本次試駕的Golf Variant R-Line當然也是受惠者。
Toyota 身為日本第一大車廠,在市場上的龍頭地位難以撼動,但無論在日本或是在全世界都面臨整個企業形象過於老化的狀況,旗下產品年齡層都有過高的趨勢,這點對於一家老牌企業來說是個致命傷,因此在豐田章男社長上任之後,先有 Keen Look 設計語彙誕生,再來就是全面革新操控感的 TNGA 造車工藝的出現,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年輕化」。
Ford Mustang自從出了2.3升EcoBoost車型之後,平價化的優勢以及大舉進入歐洲市場販售的策略,讓Mustang成為全世界雙門跑車市佔率最高的車款,甚至於在德國當地還賣贏很多德系跑車。
當接獲要試駕BMW電動車i3s,並且還不是增程版的i3s Rex,了解它最大續航里程只有200km,心想那就別跑遠市區試試就好!
中型MPV雖然並非市場主流,但卻是相當務實的選擇,原因無他,空間與生活機能更勝傳統房車,轎式底盤的平穩操駕也更勝傳統SUV,這也是為什麼即便跨界休旅輩出,壓縮傳統中大型房車活路之際,MPV卻仍舊保有一定市佔率,而本篇試駕的主角Kia Carens正是在這個市場少數可以選擇的車款,而且近日為了吸引開帥不開快的好爸爸們目光,也推出了限量發售的「GO」帥特仕款,汽油版85.9萬、柴油版93.9萬,本次試駕的版本為後者。
毫無疑問的,Mazda 在眾多日系品牌中是具備偏執狂個性的車廠,雖然屢屢劍走偏鋒因而在銷售量、生產規模上無法與其他品牌競爭,但 Mazda 也不在乎,他們只管著打造出能感動消費者的車款,更不斷的精進自己,因此 2019 年式樣的 CX-5 就是依循這個法則下誕生的產物。在車型編成上目前僅有 2.0 SKYACTIV-G 汽油引擎,而全新設定的 2.2 SKYACTIV-D 柴油引擎在這個月也已經通過能源局油耗測試,雖然在此前春酒上 Mazda 回應是說暫時沒有上市計劃,不過筆者推斷應該在下半年就有機會看到 SKYACTIV-D 柴油引擎重返陣容了!
去年底的2018台北車展上,引頸期盼的全新第六代Polo擔綱台灣福斯的主秀,吸引不少車迷駐足,也包含筆者在內。因為Polo不僅身型放大不少,更是已經擺脫上一代陽春平價的路線,蛻變的更具科技與質感,它不再只是務實的入門代步車而已,也能讓你在幾個彎道之後嘴角略微揚起微笑,對於操駕它也是略懂,全新一代Polo的魅力實在難三言兩語就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