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報導 - CarStuff 人車事
距離從韓國回來也不過 3 個月時間,我又與 IONIQ 5 N 再度邂逅。這次有整整二天的時間好好相處,一解當初只能開每個關卡開幾分鐘的遺憾。 如果有看過上一篇,就知道我對於 IONIQ 5 N 可說是相當喜歡!畢竟 N 部門投注在上面的努力與熱情,只要你有機會體驗就能立即感受得到,它保留內燃機性能車的操控樂趣和機械互動感,但有時候性能車不是只有在賽道上逞兇鬥狠,更多時候是拿來通勤的,這點 IONIQ 5 N 是否可以勝任呢?
雖然台灣市場 MPV 車型選擇近幾年有增加的趨勢,不過論實用性 5+2 SUV「可攻可守」的多元特性還是頗受消費者歡迎,市場龍頭 Skoda Kodiaq 更是連續 5 年獲得銷售冠軍。在如此成功的基礎下,第二世代 Kodiaq 的開發自然被原廠視為重中之重。作為休旅車型的旗艦,即是這次試駕的為 1.5 TSI e-TEC 車型,但裡裡外外都展現了超越上世代的質感與體貼的一面。
2022年,BMW i3停產,並且不會有直接的替代品,這意味著iX1現在是BMW的入門級電動車,但它不再是由複雜的部分碳纖維、部分鋁結構製成的特殊車款,這更意味著在製造成本上可以更有優勢。然而,BMW對旗下大多數電動車款的策略是讓它們與內燃動力車型密切相關!因此,不分純電動力或內燃動力,iX1與新世代X1及MINI Countryman一起共用平台。
作為品牌的第一款純電動 SUV,Skoda 這次採用集團純電平台 MEB(Modularer E-Antriebs-Baukasten)確實讓人相當期待。為什麼呢?因為近幾年來 Skoda 一直在挑戰 VW Group 悠久的等級制度,過去 Skoda 代表著廉價、實用且高價值的替代品;如今的 Skoda 旗下產品偶爾會以高品質且令人愉悅的實用方式讓其他兄弟品牌黯然失色,Enyaq Coupé RS 就是其中之一!
這陣子開了這麼多台電動車,說實話已經有點無感。不過台灣市場上半年最大的事情,莫過於在台販售30多年的 Lancer 車系已經停產,這款標誌著中華三菱邁入巔峰的產品,雖然因為各種因素下不得不走入歷史,但對於台灣車壇來說還是一個不可抹滅的象徵。 所以藉由 Lancer 車系停產的最後機會,我跟中華汽車商借了一台末代 Grand Lancer 來好好體驗一下那代表著無數個中產階級家庭的「中型房車」。
T-Cross是Volkswagen價格、體積最入門的都會型Compact SUV,小改前的車型在推出時短短僅三年內就售出了約120萬輛。其成功的原因當然不只是價格而已,其時尚的風格,以及將小空間徹底地發揮實用功能,例如:對於身高一米七的身材而言,車內擁有相當寬裕的頭部空間。並且,擁有可多重變化的載物空間,使其具有相當高的CP值,更是重要的因素。
最早於 2016年3月發布、2017年7月開始量產的 Tesla Model 3,上市將近 7 年來曾拿下全球最暢銷電動車的寶座,說他是開啟「電動車普及化」的角色一點也不為過。 只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全球車廠不斷地投入純電車的發展,加上中國政府開始大力推動電動車的政策上路後,Tesla 就受到嚴重威脅,尤其是 Model 3 更是大受打擊,因此為了奪回市場的矚目,Tesla 針對推出將近 8 年的 Model 3 進行大幅度的改款,代號 Highland 就在 2023 年問世,而台灣在時隔將近一年也很快的導入,只是這次面臨的對手個個都不是等閒之輩,沙場老將要如何接招呢?
對我來說,Ariya 其實並不陌生。自 2019 東京車展發布原型車以來,我陸續在 2022 於日本橫濱、2023 洛杉磯車展上分別都體驗過了 2WD 與 e4ORCE 四驅規格,但都屬於在半封閉場地駕駛,但也對於 Ariya 這款車有了初步的認識,更建立了不少好感。 很多人問說為什麼裕隆日產會拖這麼久才進口,其實也不能怪他們。因為 Ariya 在2020年7月全球發表之後,除了 COVID-19 所造成半導體與零件短缺之外,還因為以「智慧工廠」為名的栃木工廠為解決塗裝過程中的問題時耽誤了很長時間,讓 Ariya 拖了差不多兩年才陸續於日本國內、北美與歐洲市場販售。無論如何,遲到總比不到好,這款背負著復興日產使命的旗艦終於還是跟台灣消費者見面了!
在上個月先行試駕 XPOWER 之後,這個月 MG Taiwan 則是提供了旗艦版給我們試駕。雖然那 435hp 超大馬力所造成的「性能過剩」 確實很吸引人,但畢竟多數人都是以通勤為主,後驅單馬達顯然比較適合一般人使用。 對於 MG Taiwan 來說,MG 4 的任務不僅於提供實惠的純電車款,更多是希望脫離加諸在 MG 品牌上「物有所值」「便宜治百病」的枷鎖、讓整個品牌以「先進技術」「物美價廉」這種更為健康的路線發展,在這個通貨膨脹的時代,當大家都拼命提供相同價值的產品時,此時 MG 4 就是台能激發一些樂趣的純電車。
當Ferrari首度以採用渦輪增壓動力的488取代自然進氣的458時,引起當時馬迷們的一陣撻伐,因為他們對「自然進氣已死」的認知,讓這些馬迷與馬主們,一直無法接受渦輪增壓的Ferrari,更尤其是最能代表Ferrari後中置引擎配置後輪驅動的Berlinetta雙座跑車。但如今有一個銷售現象:Ferrari藉由首款後中置引擎後輪驅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的296車系,收攏了這些曾經流失的客戶!這是因為:縱使296獲得了電氣化的新動力加注,但仍繼續保持Ferrari Berlinetta雙座跑車一貫的犀利駕馭感,甚至這犀利感還因為身形較小,比過去的V8純內燃車款都更加提升,並且高度的舒適性非常能夠兼顧市區行駛與長途駕乘,而更重要的是找回自然進氣的感動!
對於 Camry,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2017 年在日本上市時的廣告。當時 Camry 整個車系面臨到休旅車的侵蝕,不僅在美國市場銷量不斷下滑、在日本更是岌岌可危,因此搭載當時最先進 TNGA-K 平台的第 10 代 Camry 就以「Beautiful Monster」為口號,獻給成長在 80、90 年代那運動車型大爆發時代的「大人」! 只是這 7 年來大環境的變化讓轎車市場更為險峻,電動車世代來臨、休旅車市場的無限擴張,讓 Camry 所代表的傳統轎車形象再怎麼改都沒用。那麼 Toyota 要如何突圍呢?答案是在既有的運動性上「精煉」轎車本質,將那群愛好轎車的用戶死心塌地的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