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報導 - CarStuff 人車事
In
試車報導
在Lamborghini Huracán STO推出以前,嚴格來說,過去從來沒有超級跑車品牌把純種賽車如此完整地結合道路使用,就如它的全名Super Trofeo Omologata所示,它將Lamborghini Super Trofeo統規賽賽車的完整性能完整移植到能合乎公路使用。相比於設計一輛純賽車來說,為了克服「礙手礙腳」的道路法規,這可要難得多了!
In
試車報導
SKYACTIV-X,這個作為 Mazda 近幾年來最尖端的「燃油引擎」技術,其實對於我來說並不陌生,因為早在 2018 年的時候 Mazda Taiwan 便邀請媒體前往日本試駕,不過那時候還是一台原型車,有許多地方都沒有很完整,那時候便想著等真正量產之後一定要好好體驗一番,殊不知這麼一等就是四年....! 當然這也不能怪 Mazda Taiwan,畢竟 e-SKYACTIV X 出來的售價在全球各個市場都比普通 SKYACTIV-G 汽油引擎貴不少,要如何說服消費者多掏這筆錢出來確實考驗著行銷人員,到底 22 萬的價差值不值得呢?
In
試車報導
說到商旅車,大家腦袋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那方方正正的模樣,完全跟「時尚」扯不上邊。雖然近年來許多車廠試圖在方盒子架構中加入流線的元素,但由於商旅車用戶不僅重視空間、還有成本,因此設計上實在無法過於突破,連最重視美感的法系商用車也頂多在車頭做做文章而已。 不過這一切在 STARIA 出現之後全面改觀!作為 Grand Starex 的後繼車型,STARIA 從裡到外完全除新研發,同時採用全新的轎車化前驅平台,讓 STARIA 更偏向「乘客」至上,而除了傳統的商用版本外,STARIA 也推出了 CEO 規格(海外版 Lounge),就是要鎖定商務以及家用買家而來!
In
試車報導
對於許多「保時捷」的正統粉絲來說,Macan 應該算是最不受待見的車型。但年逾60萬輛的銷量足以證明 Macan 的問世才是讓公司「永續經營」的關鍵,以不高的代價買到日常通勤/運動性兼具的 Porsche,這也難過 Macan 可以如此成功,更為 Porsche 帶來許多新客戶。 雖然 Macan 車系自 2014 上市至今已經8年的時間,但好在於 2018、2020 都進行了改款,使得 Macan 在轉型成為純電 SUV 之前有了最完美的收尾,而這次試駕的就是擔任銷售重責的 2.0 Turbo 入門車型!
In
試車報導
如果要說近十年內 Honda 在世界各地不論在先進國家,還是在新興市場均取得營業面高度成功的車款,我相信應該是HR-V(日規名 Vezel)了。 HR-V 的成功不只是因為它洞燭先機進入市場的早,同時在 SUV 車型大家最著重的空間應用有著絕對的優勢,動力系統更與時並進的提供自然進氣、渦輪引擎與油電等多樣化選擇,甚至操控性上也不辱 Honda 的名諱,讓這七年內一共賣出 384 萬的佳績! 面對如此成功的作品,Honda 重新思考在這個「CASE」世代下最適合消費者的小型 SUV 為何、同時又能展現所謂「本田技研的獨特之處」,全新的 HR-V 就這麼登場了!
In
試車報導
配置2.0升四缸內燃引擎的30i可說是最能作為BMW性能代表最起始的動力規格,但以過去試過小改前G01 X3 xDrive30i的經驗來說,加速力道的展現算是中規中矩,若想要很有速度感,一起步就能很有感,仍然3 Series或4 Series會是首選。但如今X3有了48V輕油電系統加持之後,已脫胎換骨,大不相同了!
來源
In
試車報導
由於 Maybach 作為獨立品牌無法帶來更高的利潤,在 2013 年退出市場的 Maybach 於 2015 年轉型成為子品牌 Mercedes-Maybach 捲土重來,雖然就是一台「超級長軸」的 S-Class,不過為了不辱 Maybach 之名,Mercedes-Benz 可是花了極大心力針對「後座」進行全面強化,讓後座買家享受到「無微不至」的呵護,此舉果然成功讓 Mercedes-Maybach 重新站穩腳步,更在全球賣出了超過6萬輛。 而這種講究後排乘坐體驗的超豪華旗艦,當然在台灣也是受到極大歡迎,因此在全新世代 W223 S-Class 出來後,很多大老闆們都期待著 Mercedes-Maybach S-Class 要如何將舒適性與雍容氣度再度昇華,終於在年初的時候「它」來了,不過因為環保法規的緣故,台灣市場 Mercedes-Maybach S-Class 將僅有 S580 一款,V12 動力 S680 確定無緣。
In
試車報導
在堪稱紅海的 C-Segment SUV 市場當中,幾乎都被日本與歐系對手壟斷,韓系僅有 Hyundai Tucson 能夠站穩腳步,雖然同門兄弟 KIA Sportage 於 2016 販售變革最顯著的第四代規格,先期市場表現不差,但隨著日系競品一一改款,加上空間確實是明顯的罩門,讓 Sportage 慢慢邊緣化。 台灣森那美也不是不知道現款 Sportage 的劣勢在哪,因此趁著這一代開始原廠決定針對不同地區推出不同尺碼的版本,便與韓國母廠要求導入獨步全球的「歐規長軸」版本!雖然目前還沒發表,但這次原廠可以算是「利空出盡」,三種等級 Trendy、Apex、X LINE AWD 都有著相當完整的配備,試圖重新在進口 SUV 市場有所斬獲!
In
試車報導
講到豪華旗艦,多數人第一時間應該會想到 S-Class 車系,同時也是 Mercedes-Benz 這個百年老店技術力的展現,「豪華車」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看看 S-Class 就知道了。但當 S-Class 遇到汽車產業百年一遇的變革之下,到底該怎麼進化下去呢?或許今天要介紹的 EQS by Mercedes-EQ 就是百年大廠對於電動化世代的答案。 雖然 EQS 電能旗艦尚未發表,但這次趁著台灣賓士進行教育訓練的時候受到邀請體驗大約半天的時間,讓我們可以一睹這款純電旗艦的真面目,但要注意的是這次體驗的為認證車,實際上配備還是跟量產型有差異。
In
試車報導
近二年可以說是電動車大放異彩的時刻,許多歐美韓傳統車廠紛紛拿出自家拿手好戲,但對於曾經在全球汽車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日本車廠來說,在電動化的腳步上卻明顯落後許多。 這當中 Toyota 更被外界視為「對電動車持反對態度」的傳統車廠,由於社長豐田章男認為「去碳化」不該只有「電動車」一個選項,而減碳與滿足消費者需求之間必須尋求務實的作法,而不是一窩蜂強推純電動車、扼殺純燃油車的未來,只是這種想法卻被外界視為「死守傳統」,甚至被許多新創電車公司笑。 因此在2021年底,社長乾脆史無前例的一口氣發布了15款全新電動汽車與開發計畫,就是要讓外界閉上嘴巴,當然我們也很快地看到承諾:bZ4X 的誕生,不僅是 e-TNGA架構下的首款車型,同時也象徵 Toyota 正式加入了電動車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