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經‧不叛道 前驅的218d Active Tourer能否依舊技冠同級?

1D2N5510.JPG

那天試駕,有影音媒體同業採訪問到對於BMW的第一印象,我雖然開玩笑給個無關痛癢的答案,其實心中隨即浮現的,是「後驅」兩個說不出口的字。

「後驅、後驅、後驅」,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一直以來,源自慕尼黑的這間高級車廠,旗下研發出的車款輛輛皆以後驅為主,充其量以此為基礎加上四輪驅動系統(以及如X Series般的四驅車系),前驅?那與BMW有何相關?只要是車迷,應該多半有此直覺。

不過,時間就像是地球自轉般滾著所有東西前進,你不跟上,就是等著被壓扁。前置引擎前輪驅動的好處很多人都知道了,機械空間最小化、結構相對簡單以及動能耗損較小的優勢,放諸四海皆準,說正格的,後驅設定除卻操控樂趣考量外,大概剩下諸如機械錶存在般的形而上意涵而已,那是種圖騰,是塊神主牌,你覺得它很屌,但其實就是術業專攻而已。

於是乎,在共用平台的大趨勢下,BMW做出了一個相當理智的決定:將極端注重空間機能的全新高頂掀背車款,改上也是全新的Mini那套前驅底盤,這樣的思維很是德國人,相當合理,不過新車的名字叫2 Series Active Tourer,為什麼不是1 Series Gran Turismo、也不是1 Series Active Tourer?我不知道,反正這年頭Coupe都可以有四扇門了,隨便啦!

1D2N5252.JPG

1D2N5296.JPG

這輛車為什麼不叫1 Series Gran Turismo也不叫1 Series Active Tourer?老實說我也不知道。

在這兩天一夜的試駕過程中,主要使用車款計有218i Active Tourer與218d Active Tourer等汽柴油兩種不同動力型式,其中218i Active Tourer身負入門重責,因此相當重要,而218d Active Tourer則以更好的動力/油耗條件與相差不算遠的售價,同樣成為市場新寵,於是乎《CarStuff人車事》決定將兩款車分為兩部分報導,讓讀者車迷更加了解彼此間的異同,同時也以不同編輯的觀點,對同樣的車系提出不同的論述。

1D2N5267.JPG

進入正題,就外觀上,無論汽油或柴油版本2 Series Active Tourer,兩者差異扣除銘牌與轉速錶後並非輕易可辨,甚至連引擎飾蓋也被做得幾乎一樣,頂多是機油添加口位置不同罷了,不過以一款有著Mini MPV期許的小型高頂掀背車來說,2 Series Active Tourer絕對不是輛不好看的車,相對於同級對手,它甚至有機會挑戰最順眼榜后冠,順暢的線條、動感的摺痕加上前蹲後踞的積極觀感,無論任何角度,依舊難以錯認其源自名門的身分。

1D2N5326.JPG

218d Active Tourer與218i連引擎飾蓋都極為相似。

1D2N5284.JPG

就是這個尾廂角度,因此造就更棒的後座頭部空間以及行李廂容積。

然後,車艙內裝則開始成為亮點,相當值得高興的,出乎意料2 Series Active Tourer的車室質感竟然相當好,儘管設計依舊相當BMW,走的是簡潔單純的平直化線條,不過在鋼琴烤漆與鋁質交相鋪陳的飾板以及大面積軟質塑料中控台/門板輝映下,整體竟能呈現得全無入門想像,就算對比同門大哥3 Series也毫不遜色,這在這種族譜龐大的品牌中是絕無僅有的狀況,更可看作2 Series Active Tourer的一項重大優勢。

1D2N5398.JPG

車室質感是這款車的強項,撫觸觀察之甚至不輸3 Series!

而空間與機能部分自然也絕對會是2 Series Active Tourer的一大賣點,這部分另篇218i Active Tourer報導上頭將介紹得更詳細,在此筆者僅就個人感受進行討論,包括可前後滑移的後排座椅、傾角可調後座椅背或者可4/2/4分離的全平行李廂(下方另有置物隔板)在內,這款新車都將空間規劃部分處理得頗具火候,乘坐其中姿態相當舒適自然不說,身體各部位也都能夠獲得適度的伸展空間,取放行李與物件亦相當得心應手,就小家庭的日常生活用車身分而言,2 Series Active Tourer確實是足以勝任愉快的恰當角色。

1D2N5391.JPG

1D2N5393.JPG

後座空間相當闊綽,而且後排座椅還擁有前後移動的彈性機能。

1D2N5405.JPG

後座並有空調出風口設計。

1D2N5336.JPG

1D2N5341.JPG

1D2N5354.JPG

可4/2/4分離傾倒的後排椅背,加上底板可掀置物空間,空間機能一流。

當然,我們不會忘記這篇報導開頭提及,一輛前驅BMW,開起來究竟是如何感覺?這點還是得先由車頭引擎室內的動力單元講起,218d Active Tourer擁有一具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柴油引擎,最大輸出值是4000轉下的150匹馬力以及1750轉下的33.7公斤米扭力,比較有趣的是18d與18i兩款2 Series Active Tourer的變速箱並不相同,柴油引擎配合的是8速手自排,汽油引擎則是與Mini Cooper相同的6速手自排,於是乎手上的218d Active Tourer在多檔位變速系統加持下,儘管車重也已1410公斤,但在洶湧扭力的相助下,0-100km/h加速仍僅需8.9秒便可完成,極速亦有208km/h,以一款家庭車來說已然相當迷人。

1D2N5432.JPG

1D2N5383.JPG
218d Active Tourer與218i不同,配的是8速手自排變速系統。

不過正因飽滿的扭力所致,恰好這樣的推送力道又是由前軸所發揮,因此在218d Active Tourer上頭,扭力轉向的感覺其實能夠被輕易觀察,加上試駕當天東台灣的地面頗為潮濕,車輪抓地力更加不足,且這輛車的循跡控制系統介入時機較晚,軸距也較同底盤的Mini要長上不少,因此在上坡時往往一出彎油門補下,車頭便隨著空轉的驅動輪漸漸往彎外偏。

1D2N5480.JPG

1D2N5375.JPG

218d Active Tourer的駕駛模式控鍵移位置中控台基部排檔座後方,更加清楚易操作。

索性採取較為溫和的方式駕控,令人喜出望外的,那BMW式的好印象立刻找了回來,幾何設定得宜的懸吊系統、軟硬恰到好處的避震器加上手感適切的方向盤,讓218d Active Tourer不僅市區開起來是得心應手,彎中也呈現出俐落靈巧的好身手,只要不將車推進極限,你不是有太多機會去思考這輛車究竟是前驅還是後驅這種問題,如果對比一竿向以強動態著稱的兄弟皆已如此,面對那些同為前驅的加高掀背對手們,又怎可能需要花費精神擔心害怕?

1D2N5427.JPG

1D2N5477.JPG

218d Active Tourer的轉向不足只存在於過度激烈操駕時,只要油門略收,這輛車依舊是同級中的運動優等生。

一連兩天的接觸下來,關於2 Series Active Tourer這款車,與筆者原本所臆測的離經叛道顯然有了距離,若將數典忘祖的苛責加諸在這輛BMW身上自然太過言重,儘管前驅的BMW聽起來還是有些不順耳,於我看,不如當它是一個開始企盼回歸家庭的浪子,率性俊逸依舊,但偏偏可以少掉那點狂傲不羈,性能名門光環仍在,然就硬是多了幾許體貼入微設計,2 Series Active Tourer絕對是中高收入小家庭只能擁有一輛車或欲購入第二輛車時的優選,而既然對象都如此明顯,後不後驅似乎也再不是那麼重要的話題,更何況,旁邊還有著入手門檻相去不大的116i與118i,多重選擇,充其量帶來的僅有購車時讓人傷透腦筋的選擇困難症狀而已不是嗎?

112001.jpg

1D2N5263.JPG

1D2N5247.JPG

1D2N5316.JPG

1D2N5302.JPG

1D2N5298.JPG

1D2N5305.JPG

文=鄭捷  攝影=鄭捷

鄭捷

認為車該是男人一生最重要的消費與品味,開著一輛不對的車上街,就像穿著一雙不對的鞋般令人渾身不對勁。

入行超過8年,曾擁有Oldsmobile、Chrysler、Opel、Audi、BMW與Saab等大多數夠冷的車,曾任《Car & Life ─ 車語生活》編輯,《ca汽車鑑賞》資深編輯與主編,現為《Carstuff人車事》主筆,以及一輩子的車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