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質感征服全世代的熱愛,2025 Honda Civic Hatchback e:HEV 小改款

作為 Honda 的當家看板車型之一,Civic 已經從 1972 年的經濟型小車蛻變成為現在的「光環車型」擔當。為什麼 Civic 這 50 多年來可以成為全世代的話題、甚至熱愛呢?核心關鍵當然就是與時並進的設計與科技進化,而且絕對不會脫離原本「駕馭至上」的初衷。

而這次 11 代的小改款剛好趕上所謂的「科技進化」,除了導入 Google Bulit-in 主機以外,內裝質感也有小幅升級,讓人有煥然一新的感覺。而且相比日本、北美市場上揚的車價,這次台灣本田很有心的將價格下調,但配備上並沒有割捨,足以見其誠意之處。

類似 TYPE R 的外觀修飾
內裝質感向上

這次 Civic e:HEV 小改款的變化不大,外觀變更主要集中在水箱護罩與保險桿的設計,原先的造型是中央水箱護罩向上延伸、保險桿進氣口向下擴展,呈現出殺氣騰騰的樣貌。相比之下,新款則改為向下延伸的六縱橫蜂巢式水箱罩、進氣口刻劃出鑽石形的視覺印象,加上取消霧燈之後左右進氣口的點綴,整體視覺內斂中帶點霸氣。

IMG_2559.jpg

而在引擎蓋降低 25mm 之下、低窗沿大面積玻璃座艙與「Character Line」從前大燈到尾燈流暢貫穿始終,加上雷射鋼焊車頂與輪弧滾邊的細節處理,簡約輪廓依舊讓人怦然心動。

IMG_2570.JPG

而延續上一代的 C 型貫穿式尾燈這次以熏黑方式呈現,不過後保險桿設計並沒有過多的線條修飾。

IMG_2592.JPG

其他細節變化上,包括鋼琴烤漆車門窗框飾條、18吋雙色消光灰切削鋁圈等,都強化了運動風格。而試駕車的「深海藍」車色比起小改前的藍色更為低調暗沉,實際看上去是好看的。

IMG_2568.JPG

IMG_2595.jpg

IMG_2605.jpg

內裝部分維持「Fine Morning Interior」理念,將最常使用的功能以傳統旋鈕、按鍵呈現,開闊視野也大幅減少死角,讓駕駛有著更多的安心感。而大量的軟質塑料與合成皮革環繞車內,所有操作旋鈕和按鈕無論是角度、回饋阻尼...等等,都讓人有著愉悅的奢華感。

IMG_2505.JPG

而為了增加質感,除了全新的前方 USB-C 連接埠以外,車頂蓬與ABC柱飾板均改為黑色,另外延伸至副駕駛前方形成一體式出風口,邊框則以霧面處理,並增添前門飾板氣氛燈,進一步強化整體動感與細膩質感表現。

IMG_2589.JPG

10.2 吋數位儀表板擁有多項資訊顯示,包括能量流與各項行車顯示等等,圖示也追上 FIT 的腳步,尤其是 ADAS 功能更能顯示卡車、轎車等等。

gifmake_com_1747066618246_316.gif

最後在配備上,與BOSE共同開發、帶有“Centerpoint”技術的12隻揚聲器音響系統、無線充電、天窗、加熱/通風座椅、加熱方向盤、駕駛座8向/副駕駛座4向電動調整座椅、離開自動上鎖...等等,歐規車型最頂級規格的配備該有的都有了。

IMG_2507.JPG

IMG_2534.JPG

IMG_2536.JPG

IMG_2543.JPG

IMG_2545.JPG

IMG_2547.JPG

IMG_2549.JPG

順便說一下,小改款於 ADAS 系統方面進行了部分升級。具體來說,鏡頭本身與感測器硬體保持不變,但透過調整軟體提高實際解析度。因此,現在可以從更遠的地方檢測車輛的運動,使主動巡航控制運行更加平穩。

IMG_4366.JPG

IMG_4383.JPG

實際試駕後發現,原本在遇到前方因交通擁堵而停車的車輛時,車子會靠得比較近後再以較強的制動力減速,而現在則變成從較遠的距離就開始逐漸減速,變成了更細膩的駕駛方式,讓人可以更加安心地握著方向盤。此外,也調整了起步和跟車時的加減速控制,以實現更順暢的駕駛體驗。

IMG_2576.JPG

IMG_3185.JPG

IMG_2583.JPG

雖然車艙空間不變,但事實上無論是門飾板皮墊或是全車座椅,全面改成對環境友善的皮革,只是說實在的乘坐起來感覺不太出來。

IMG_2499.JPG

IMG_2503.JPG

全新 Google 主機加持
「Hey Google!」語音控制方便許多

gifmake_com_1747066471311_773.gif

雖然因為種種原因,讓 Honda 在新車發表的時候並沒有太過提及 Google Built-In 9 吋主機,但實際上這台可是繼 Accord 之後第二台使用的車款。

這台Display Audio中控多媒體主機看起來跟小改前一樣,能支援無線/有線AppleCarPlay 和 Android Auto,當然也包含了原廠 Google 圖資地圖與車輛能量流顯示。多項應用程式例如Google Assistant、Google Maps和Google Play上的更多程式等都可以在主機上使用。透過連結自己的設定檔和Google帳戶,即可使用Google built-in 而享有更貼合自己的駕車體驗。

gifmake_com_1747066555680_741.gif

而 Google Assistant 語音助理可以實現「用講的」進行多項功能操作,像是輕鬆打電話、設定提醒,甚至可以變更車廂溫度、開啟空調、加熱座椅等。想要聆聽音樂嗎?只要說出:「Hey Google,播放Spotify上的五月天播放清單。」 ,你也可以說:「Hey Google,調高音量!」等指令,只是目前原廠並沒有開放中文口語輸入,所以這一切你都必須要用英文來說。

另外內建的 Google Maps能夠提供持續更新的交通資訊、自動重新調理路線和車道指引,協助您更快抵達。當專注於駕駛時,也可以向Google Assistant詢問離您最近的加油站在哪裡或某家商店在什麽時間營業。

透過Google Play 商店,也可以輕鬆將許多 App 下載到主機當中,包括Spotify、YouTube Music、Google Play Books等。

但這套主機必須要連上網路之後才能與Google Assistant交談,所以可能對一些人來說會是相當雞肋的功能,但至少台灣本田沒有換成台製主機就必須要給個掌聲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搭載Google built-in 主機雖然提供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相容性。但是一次只能使用一種導航系統(Google built-in、Apple CarPlay或Android Auto)來導航。當您使用其中一個系統時,會取消先前在其他系統中設定之目的地導向,而當前在用的系統會為您導向。

IMG_3188.JPG

2.0 e:HEV 電油魅力
長距離油耗令人驚艷

IMG_2552.JPG

小改款 Civic e:HEV 動力系統上沒有變化,藉由 LFC-H4 型 2.0 Akinson Cycle DOHC i-VTEC缸內直噴四缸引擎搭配雙電動馬達(一個為發電用,一個驅動用)E-CVT 組成的系統,引擎的輸出數據為140ps/182Nm,電動馬達則為184ps/315Nm,而油耗表現上平均可以達到 23.7km/l。

IMG_2541.JPG

另外四種駕駛模式——Eco、Normal、Sport 和 Individual 模式依舊,Sport 油門反應更直接,同時ASC 會添加與引擎轉速「同步」的聲浪;Eco 部分則會覺得動力被刻意限縮了。

IMG_2951.jpg

回過頭來 e:HEV 系統,它平時多以純電行駛為主,引擎僅在需要時才介入提供動力。在市區行駛時,系統會自動切斷引擎與驅動輪之間的連結,讓引擎處於待機狀態;而當車輛減速或煞車時,車輪會反過來帶動驅動馬達進行動能回收,將產生的電能儲存至鋰電池中。

IMG_2834.jpg

無論是在城市中頻繁起步煞車的環境,還是郊區路段,它都能提供近似電動車的快感,動力輸出迅速流暢,幾乎讓人忘了它其實是一輛中型車。

而在高速公路長途行駛的路程中,引擎會直接連接離合器與車輪結合,而且連所謂的「Hybrid Mode」都會跳過,全速行駛下動力更飽滿不說,此回擴大引擎直接驅動模式也讓加速體感更為平順。這次我也特別從桃園開回台中來回,不得不說在 6 成高速、4 成市區的狀況下,以 Normal 模式行駛下還能擁有 21.7km/l,確實相當省油。

IMG_3086.jpg

我最喜歡的,還是它的行駛質感。雖然阻尼設定偏向硬朗,使得在一般道路行駛時,路面回饋會比較明顯,但對於碎震的處理卻相當俐落,幾乎沒有多餘的彈跳。這樣的設定在兼顧舒適性的同時,也展現出更洗練、紮實的操控表現。

這種設定在山路行駛時也呈現另外一番滋味,指向性極佳、不需修正太多便能通過每個彎,支撐性十足的避震讓車身動態相當可控。

IMG_2754.jpg

提供優質駕駛性能和出色燃油經濟性
開一開會讓人喜歡的 C-Seg 標竿

IMG_3166.jpg

小改款 Civic e:HEV 或許沒有太過令人驚艷的升級,但本身具備的迅捷駕駛性能讓我可以輕鬆往返長距離的旅行、同時又有出色的油耗表現,而高質感內裝也不會讓人覺得漏氣,即使 Google Built-In 主機雖然必須要連網才能使用 Assistant 語音助理,但也瑕不掩瑜。

雖然改進項目不多,但長時間體驗下 Civic e:HEV 真的是讓人越開越愛。甚至讓我動了想要換車的念頭.......如果台灣本田可以進口 Accord 的話就好了(誤)。

IMG_2623.jpg

IMG_2969.jpg

IMG_31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