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針美容、造型更年輕
現行款 Tucson 採用 Fluidic Sculpture 流體雕塑 2.0 融入 Storm Edge 造型,大量應用平直線條及扁平化風格,從車側就能明顯感受到雕塑感十足的樣貌,向後往後仰的車頂線條締造 0.33 風阻係數,另外車身Z型腰線也營造出肌肉感,輔以後輪拱突出的造型搭配車尾多層次的線條,賦予Tucson 更為厚實兼層次感的視覺感受之餘更具備硬朗運動的形象,過了三年多還是不顯老氣。
新的 LED 大燈組與LED霧燈組配合得宜。
車尾最大變化就是將反光片上移、同時將尾燈組變的與車頭類似採用箭矢型燈條處理。
所以這次原廠針對小改款工程就沒有做太多的修飾, Peter Schreyer 堅持的美學感再度升級,像是 Fluidic Sculpture 2.0 演化的新式六角鑽石型水箱護罩、層疊式進氣口、 LED頭燈搭配L型日行燈、前後保桿、LED 尾燈組也都經過重新設計,整體造型仍保有 Tucson 一直以來強調的歐系跑旅風範。
大刀闊斧的高質感內裝
對比改變不明顯的外型,內裝大概是相當「有感」的提升了,放眼望去除了儀表板、方向盤維持現狀,其他地方皆有幅度頗大的改進,像是中控台由原本的上下兩層改為三層、軟塑膠材質的大量運用下這次更多出合成皮革點綴於副駕駛座前方與中央鞍座左右二側,使得質感提昇不少。但放眼至車門版就維持既有軟/硬塑膠鋪成,由於沒有飾版的點綴,在視覺上就會覺得較為單一。
而 8 吋中央觸控螢幕豎立在中控台上層的地方,由於位置比起現行款稍高,視線可以水平移動,因此操作起來更為方便,連帶的冷氣出風口下移至中央的位置連接雙區恆溫空調面板,冷房效果更好。
只不過中央主機還是維持原廠多媒體音響搭配六隻揚聲器附前座高音喇叭,功能性雖然沒有外廠主機來得豐富,但還是具備時下消費者最愛的Apple CarPlay、Andorid Auto等功能,而且具備高穩定性,反正你如果真的需要導航等功能,直接運用 Google Maps 或是 Apple 內建地圖使用即可。
要說明的是,這次試駕的車款為尊爵型,因此具備了 Smart Key/Push Start、駕駛座10向電動座椅、倒車輔助攝影等實用配備,與頂級規格相比少了智慧型電動尾門、全景天窗、電子防眩後視鏡、副駕駛座8向電動調整座椅、儀表板4.2吋車資顯示幕、手機無線充電、AVM環景影像系統等,對於筆者來說除了沒有電動尾門比較可惜以外,其餘都算可以接受的範疇。
藉由 2670mm 大軸距,Tucson 的乘坐空間一直頗受好評,而上市初期為人所詬病的後座椅墊問題也早已修正,雖然後座空間受限於向後仰的車底線條壓迫感稍大,但椅背可以依照乘客的喜好自由調整。
最後行李箱空間部分擁有 513 公升的容積,位於左側的 12V 電源接口也很實用。想要放置更多行李僅需 4/6 分離式放倒後,就可以擁有1503 公升的超大空間。
Hyundai SmartSense 主動安全大全配
前面提過,南陽實業為了讓 Tucson 銷售量有所突破,這次完整導入 Hyundai Smart Sense駕駛輔助系統,百萬以內就擁有全速域SCC智慧型主動車距維持系統(附Stop&Go)、FCW 前方撞擊警示系統、FCA前方主動煞停輔助系統(附行人偵測)、LKA 車道偏移輔助系統、LDW車道偏移警示系統、HBA智慧型遠近光燈調節系統、DAW駕駛疲勞警示等。搭配原先標配6氣囊及循跡防滑等8大主被動安全系統以及高剛性鋼材打造的車體結構,同級車當中可說是名列前茅。
當然因為試駕路線限制,筆者也無法全部一一實際測試,但全速域 SCC 系統作動相當線性,不會有很突兀的煞車感覺,LDW 車道偏移警示系統則是能夠即時掃瞄路上標線,並即時做出修正方向盤的動作,但假設要超車的話系統還是會強制介入,當然這是為了安全起見,如果不習慣的話也可以手動關閉。至於 LKA 車道偏移輔助系統實際運用上也會發現,不僅雙手離開方向盤10秒會以聲響提醒駕駛人握住,如果行經彎度較大的彎道系統還是會自動解除,所以即使在 60km/h 以上作動之下還是得要時時的注意前方路況才行。
ACC 降到時速0的時候會發出警示,要你踩下油門或是按下定速按鍵來重新啟動。
1.6 Turbo 大動力具備靈巧性能表現
動力系統部分,這次小改款將 2.0 汽油引擎給取消,僅保留 2.0 柴油以及1.6 Turbo GDI Gamma 渦輪增壓汽油引擎,畢竟在 2017 年導入這具動力之後,接上小排氣量渦輪引擎的潮流,讓銷售比重越來越高成為主力。但與過去不同的是,為了增加 Hyundai SmartSense,因此手煞車升級成了 EBD 電子手煞車形式。
雖然本體與 Elantra Sport 相同,考量到休旅車的定位,動力輸出下修至最大馬力177hp/5500rpm、最大扭力26.8kg-m/1500rpm-4500rpm,這樣的表現已經超越了傳統2.4L自然進氣引擎。雖然並非同級之最,但與修正過軟體的 7 速 DCT 雙離合器變速箱結合,實際駕馭感受上動力可以快速且順暢的連接,迅速的檔位連結搭配靈敏的油門設定,稍微輕踩就會飽滿動力輸出,強烈的運動感油然而生。
與過去 2.0 自然進氣引擎必須要超過 4000 rpm才有最大扭力浮現,這具渦輪增壓引擎寬廣的扭力輸出平原,無論是低中、或是中高速域表現都相當優異,可見得僅有渦輪引擎大動力是不夠的,還是需要一具換檔速度更快的變速箱相襯才能達到動力輸出的甜蜜平衡點。
而三種不同的駕駛模式:Eco、Normal、Sport ,雖說不同模式下油門靈敏度以及換檔時機都會不同,但實際「玩」過一輪之後,Eco或是Normal模式其實差異不大,反倒是 Sport 變速箱換檔時機延後至5000rpm以上締造更敏捷的動力輸出表現。
雖然說 SUV 操控性一直不是消費者所考量重點,但 Tucson 的前麥花臣、後多連桿搭配下支臂結構的懸吊系統設定,結合 Sachs 避震與高剛性車體,即使 SUV 高重心的側傾問題依舊,但靈敏的指向性每每行經不同彎道, Tucson 都給人紮實的信賴感,而懸吊反應相當Q彈,行經不平路面也具備良好的吸震效果,筆者認為駕馭感受相當趨近於德系對手所帶來的硬派感。
在一片日系國產 SUV 當中,Tucson 一直以德系駕馭感與小排氣量渦輪佔領一席之地,但面對同級對手們的「安全升級」,近一二年來 Tucson 的表現僅能算維持平盤。所幸韓國母廠在去年推出了小改款車型,連帶的讓南陽實業有機會「扳回一城」,藉由小改款的時機全面提升自我,導入完整的主動安全系統,搭配大幅改造的座艙質感躍升,試圖在這片紅海中殺出一片血路。
Hyundai近年來歐化的外型設計與安全形象,已經吸引到不少年輕消費者認同,但在競爭激烈的中型 SUV 市場,多數潛在買家還停留在「品牌」至上的思維,這次小改款 Tucson 競爭力強不用多說,搭配實惠的售價,希望能夠成功改變「大眾只看品牌」的印象,讓這台好車不再被眾人所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