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EV Plus 輕油電系統配置
仍然保有 V6 動力選項
全新世代的 S5 延續了 3.0 升 V6 TFSI EA839渦輪引擎,搭載可變幾何渦輪(VTG),最大輸出提升至 367PS / 5500-6300rpm、550Nm / 1700-4000rpm。
而 PPC 平台不僅對應燃油引擎,但同時具備電動化能力。在 S5 上面更導入「MHEV Plus」架構,也就是在傳統 48V BSG(皮帶啟動發電機)的基礎上,新增一具安裝在變速箱輸出軸上的 PTG 電動馬達(24PS/230Nm)。因此 S5 可在純電模式下行駛,最高時速可達 140km/h。電池容量為 1.7kWh 磷酸鐵鋰,已經可稱作「輕混合動力 + 插電式混合的過渡方案」。
變速箱換為 7 速雙離合器 S-tronic,Quattro 系統也改採電子控制多片離合器式 AWD(稱 AWD Clutch),WLTC 模式油耗為 13.3 km/L。
另外駕駛模式的差異性比以前更鮮明:Comfort、Balanced、Dynamic、Efficiency 各自對應不同的駕駛情境,甚至還能細部調整懸吊、轉向,建立個人化模式(Individual)。
雖然帳面數字頗大,但出乎意料的是 Audi 似乎不想要 S5 變成一款很張揚的高性能車,日常駕駛中,這具 V6 引擎運轉起來非常平順安靜。切換到 Dynamic 模式後,排氣聲浪會更明顯一些,但整體依然保持優雅內斂,而且聲浪悅耳不說、還帶點機械性的傳遞感。
而 MHEV Plus 混合動力系統也幫助 S5 Avant 輸出變得更有效率,在市區低速滑行或是在壅塞車流中慢慢前進時,系統會直接進去純電模式,如此一來就不需要浪費燃油。由於電動馬達僅有 24 匹馬力,要維持純電工況需要右腳踩得非常輕,但也多虧了容量不小的電池,S5 能在不啟動引擎的情況下行駛相當一段距離。
雖然七速雙離合自排變速箱在電動馬達的平順介入能在低速時掩飾掉一些不適,但在低檔位降檔或突然需要動力時,變速箱仍會有些頓挫,或許 MHEV Plus 還需要一點時間來精煉吧!
底盤設定上,這次 S5 Avant雙前後均為五連桿多連桿懸吊,但配備降低 20mm 的運動化懸吊加主動阻尼設定與強化轉向連結與懸吊支座,理應更具運動感,但實際上卻展現出高級車般的柔順與精緻。
你沒看錯,S5 Avant 的動力系統那種內斂的特質,也同樣體現在底盤設定上。如果你期待過往 S4/S5 那種偏硬的懸吊和刻意加重的方向盤手感,那你可能會有點失望。但好在切換到 Dynamic 模式,避震就會展現更有侵略性、更硬朗的的動態反應,同時避震依然保有足夠的彈性,能輕鬆應付蜿蜒顛簸的山路。如果你是個懶人,「Balanced」確實是恰到好處的選擇,能很好地處理大小坑洞與粗糙路面。
雖然 V6 引擎依舊懸掛在前軸之前,造成 56:44 的前後重量分配,但 S5 Avant 入彎也不太會拖泥帶水,在高速過彎時給油能夠保持相當可控的指向性。可以說 Audi 在重新調校 PPC 平台之下,找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平衡。S5 Avant 不再是過去「運動奧迪」那種一味追求運動感的調性,反而比以往更偏向豪華舒適,但想要享樂的時候又可以賦予樂趣。
傳統 AVANT 線條依舊
內斂不張狂的外觀與內裝
即使已經看過 A5 的設計,但 S5 Avant 與其差異不算太大, 車身基本尺寸為4835 x 1860 x 1450mm,軸距為2895mm,比上一代車型加長了70mm,整體寬度也略有增加。這也讓整體車身線條變得更加修長,車身板件也由線條更加柔和且刻意外擴的喇叭形輪拱突起所勾勒,說是最美德系旅行車應該沒人會反對。
車頭單體式水箱罩變得更寬、更低,兩側巨大的垂直氣道搭配兩側銀色的三角飾件。而「燈廠」Matrix LED 頭燈透過精確光束控制,智慧調整照明範圍,提供最佳視野,同時避免對其他用路人造成眩光。
車尾則是整合左右四出設計排氣尾管的全新散流器,搭配 Digital OLED 2.0尾燈,車輛在靜止與行進間展現獨特辨識度,並具備接近感應功能,當後方車輛靠近時會自動調整光型,結合經典的 Avant 尾門線條配合短尾懸設計,為這股強勁動感畫下完美句點。
最後你可能會問:A5/S5 最大的差異在哪呢?實際上於外觀部分就是霧銀色飾版的部分,包括水箱罩內網、後視鏡蓋、車門下緣飾條、行李架、後保險桿雙出尾管上方的飾條等,以及金屬黑 / 表面拋光的 20 吋 Audi Sport 多輻式 S 設計輪圈。
進入到車內,熟悉的數位化座艙依舊,11.9 吋全數位OLED儀錶板、 14.5 吋中控OLED觸控螢幕組成的「MMI Panoramic Display」與副駕專屬「MMI Passenger Display」 10.9 吋LCD觸控螢幕等三塊螢幕環繞,但設計師把人放在最核心的位置,所有東西都圍繞著駕駛和乘客的需求來打造。
雖然這套數位座艙操作直覺、也不會卡卡的。像是導航、娛樂、車輛設定都能輕鬆搞定,副駕還能自己看影片、查地圖,不會干擾駕駛。還可以使用全中文「Hey Audi」 AI 智慧語音助理,支援自然語音指令,能控制空調、導航、娛樂等功能,像是開冷氣、找充電站,甚至系統還會學你習慣,主動推薦你常用的功能,越用越順手。
而引擎啟動按鈕、駕駛模式選擇、循跡按鈕、音量控制旋鈕還是被保留下來;而駕駛座車門內側扶手上的按鍵組整合了車外後視鏡、車門中控鎖、兒童安全鎖、駕駛座椅記憶功能、燈組啟閉開關等,不過實際使用上很容易誤觸,需要一點時間熟悉。
不得不說,現在這些微斜紋結構飾板、鉻鈦色飾條、容易刮傷的亮黑飾板等,以及座艙中隨處可見的廉價感十足的「永續環保」塑料材質,不禁讓我懷念過去 Audi 廣受好評的「紮實質感」、令人滿意的「清脆按鍵回饋」以及「高品質內裝用料」。
其他配備方面則是將 MMI experience pro 列為標配(包含環艙氛圍照明套件、Bang & Olufsen Premium Sound System 15 聲道 3D 環繞音響系統、抬頭顯示器、USB-C 前後充電孔)。
至於大家很在意的主被動安全系統方面,S5 則與 A5 相同少了車道維持輔助,由於 PPC 與 PPE 一樣,目前德國原廠先行投產、在亞洲市場如日本、台灣與韓國等地均尚未搭載,原廠說法是因為生產排程所致,但未來將會導入其功能、時間點可能落在 2026 年以後。
空間表現上,受惠於 PPC 平台讓 S5 Avant 有著不錯的表現,雙前座高階跑車座椅採用 Dinamica / 真皮,搭配菱格紋和對比色縫線,提供卓越的側向支撐。
在軸距達到2897mm的水準之下,後座空間表現與 Sedan 差不多,左右兩側的乘坐空間寬裕,頭部空間也沒有受到傾斜的設計影響,雖然中間通道隆起明顯導致較為緊湊,但整體來說屬於同級平均水準。最後行李箱容量為 476 公升,當後座座椅採用 40:20:40 分離式傾倒時,最大可擴充至 1,424 公升。
不是單純的性能機器
既可豪華又能玩樂
比起 A5,我更喜歡 S5 的整體調性。全新 S5 Avant 擁有一副調校相當出色的底盤,將豪華乘坐舒適性與穩定感及操駕樂趣巧妙結合。而且令人欣慰的是,歸功於新導入的 MHEV Plus 混合動力系統、讓低速更有勁,也得以保留了 3.0 V6 引擎,而在同級競爭對手當中,有些只能提供四缸引擎,甚至已經沒有內燃機可言。
只不過在導入高科技化座艙的同時,部分內裝的用料質感、操作手感還是與過去令人讚賞的 Audi 品質儼然有些距離,或許這就是為了數位化所必須要付出的代價吧....總結來說,對於追求成熟穩健、同時又想要偶爾玩樂的買家而言, S5 Avant 依舊能賦予滿滿的價值感。